什麼是碳盤查?

用大家都能理解的方式說明什麼是碳盤查

A serene landscape with mountains and a clear blue sky, symbolizing sustainability and knowledge.
A serene landscape with mountains and a clear blue sky, symbolizing sustainability and knowledge.

簡單來說,「碳盤查」就像是替一家公司或一個組織做一次「碳的健康檢查」。想像一下,您是家裡的大廚。每天煮飯會產生廚餘、用電會花錢、開車會燒油,這些都是您日常生活中的「消耗品」。碳盤查就是把這些消耗品轉換成一種共同的單位——「二氧化碳當量」(CO2​e),然後把總量計算出來。

CO2​e 是一個科學上的術語,用來把不同種類的溫室氣體(例如:甲烷、氧化亞氮等)都轉換成相同衡量的基準,也就是二氧化碳。這樣一來,不管排放的是哪一種氣體,都可以加總在一起,得到一個總排放量。因此,碳盤查就是系統性地盤點與計算一個組織在特定時間內(通常是一年)所產生、排放出的所有溫室氣體總量。

這個過程不是憑空猜測,而是根據國際公認的標準和方法來進行。最常見的標準是「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Greenhouse Gas Protocol)和 ISO 14064-1。

為什麼要做碳盤查?

既然碳盤查這麼麻煩,為什麼公司或組織還是要花力氣去做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了解自身的碳排放狀況: 就像您要減肥,第一步是了解自己每天吃了多少卡路里。碳盤查能讓企業清楚知道自己的碳排放「熱點」在哪裡,例如是來自生產線的用電、交通運輸,還是辦公室的冷氣。只有了解問題所在,才能對症下藥。

  2. 法規要求與供應鏈壓力: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的議題越來越受重視,許多國家已經開始制定相關法規,要求企業揭露碳排放資訊。此外,像蘋果、Google 這樣的大型國際企業,也開始要求其供應商進行碳盤查並提交報告,否則就可能被剔除在供應鏈之外。

  3. 提升企業形象與競爭力: 一個積極管理碳排放的企業,會讓消費者、投資人和員工覺得這是一家負責任、有遠見的公司。這不僅能提升品牌形象,也可能吸引更多注重永續發展的客戶和投資人。

  4. 尋找減碳機會並節省成本: 在盤查過程中,企業可能會發現許多可以節省能源、降低排放的機會。例如,更換節能設備、優化運輸路線等。這些減碳措施不僅有助於環保,長期來看也能為企業節省可觀的營運成本。

碳盤查的排放範疇

為了讓碳排放的計算更完整和精準,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GHG Protocol)將排放源分為三個不同的範疇(Scope)。這就像是您在做家庭健康檢查時,醫生會分開檢測您的心臟、肺部和肝臟功能一樣。

  • 範疇一(Scope 1):直接排放 指的是組織所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所產生的直接溫室氣體排放。 例如:

    • 工廠煙囪排放的廢氣。

    • 公司車隊行駛所產生的油耗廢氣。

    • 公司擁有的鍋爐或發電機燃燒燃料所產生的氣體。

    • 製程中直接產生的溫室氣體(如冷媒外洩)。

  • 範疇二(Scope 2):能源間接排放 指的是外購電力、熱或蒸氣所產生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這些排放源不在公司內部,但其發電過程卻是為了供應公司的需求。 例如:

    • 辦公室使用的冷氣、電腦所消耗的電力。

    • 生產線機器運作所消耗的電力。

  • 範疇三(Scope 3):其他間接排放 這是最廣泛、也最複雜的範疇,包含公司所擁有或控制,但與其價值鏈相關的所有間接排放。 例如:

    • 上游排放: 購買的原料、商務旅行(搭飛機、高鐵)、員工上下班通勤、廢棄物處理、外包物流。

    • 下游排放: 銷售給客戶的產品在使用時產生的排放、產品在報廢時的處理排放。

由於範疇三涵蓋的範圍非常廣,計算難度也最高。但對於一些特定產業(例如科技業或金融業),範疇三的排放量甚至可能遠大於範疇一和二的總和,因此越來越受到重視。

結語

總結來說,碳盤查就是一個企業從內到外,系統性地盤點與計算其溫室氣體排放的科學過程。它不僅是因應法規和客戶要求的必要步驟,更是企業邁向永續經營,同時提升競爭力與成本效益的重要起點。透過精準的碳盤查,企業才能真正「看見」自己的碳足跡,並找到有效的減碳路徑,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資料來源:

  1. 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

  2. 全國法規資料庫-氣候變遷因應法

#璟睿永續 #ESG #SDGS #碳盤查 #ISO14064 #GHGPROTOCOL #溫室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