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氣候變遷指標
近日(6/19)全球60多位知名科學家共同研究並在地球系統科學數據ESSD期刊上聯合發表一篇【2024年全球氣候變遷指標】的研究論文,更新了全球最新整體碳排的狀況。
賴俊谷
6/23/20251 分钟阅读
近日(6/19)全球60多位知名科學家共同研究並在地球系統科學數據ESSD期刊上聯合發表一篇【2024年全球氣候變遷指標】的研究論文,更新了全球最新整體碳排的狀況。
本次研究報告嚴格遵守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AR6)的方法論,確保數據的一致性、透明度與可追溯性。該報告指出,全球人類活動正導致地球能量失衡加劇。2015–2024年的十年平均觀測暖化相較於1850–1900年期間為1.24°C,其中1.22°C被歸因於人類活動。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的全球表面溫度最佳估計為1.52 °C,這是有記錄以來第一個年度平均氣溫很有可能超過1.5°C的日曆年,從這個狀況看來一年比一年更熱幾乎是確定的。
史無前例的人為暖化速度正飛速進行,2024年由於燃燒化石燃料與森林破壞等原因,溫室氣體的年排放量平均每年達536億噸,相當於每分鐘排放10萬噸,達到史上最高水準。2023年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革命前上升超過1.5°C,這是首次突破《巴黎協定》設定的關鍵目標線,為了達成將氣溫升幅控制在1.5°C以內,人類可用的“碳預算(RCB)”(允許未來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將在3年內耗盡。根據當前人為暖化水平(1.36°C)和最近的暖化速率(每十年0.27°C)推算,人為造成的全球暖化預計約在5年內達到1.5°C。
本次年度更新首次納入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和陸地降水變化的指標,研究團隊也期望在未來更新中增強現有指標的穩健性,並可能擴展至區域氣候極端事件及其歸因分析,以支持氣候調適和損失與損害行動。雖然全球溫室氣體總排放量仍處於高位,但有跡象表明,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速已有所放緩,並且「取決於在這個關鍵十年所做的社會選擇,持續進行的這些年度更新可以追蹤到氣候變遷速度的減緩或加速趨勢」,這些數據資訊充分表示人類要逆轉氣候變遷的時間表愈來愈短了,全球應該要嚴格遵循COP28各國所承諾的項目,應可在未來20年內將暖化速度減半,確認減排脫碳是當前著重的核心議題。
資料來源: 2024年全球氣候變遷指標: 氣候系統狀態與人類影響之關鍵指標年度更新(ESSD,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