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迎戰淨零浪潮:溫室氣體盤查與管理的實戰藍圖
在璟睿永續,我們專注於提供內容導向的專業服務,結合多媒體整合與企業級的嚴謹性,致力於幫助客戶實現碳中和與永續發展目標,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市場競爭力。
賴俊谷
5/21/20251 分钟阅读
我們在碳管理、能源管理及 ESG 輔導領域深耕多年,我與團隊夥伴們一直致力於協助企業應對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與機遇。近年來,「淨零排放」已從遙遠的口號轉變為企業經營的必答題,尤其是廣大的中小企業夥伴,更是面臨著轉型的迫切性與資源限制的雙重壓力。中小企業在執行溫室氣體盤查、碳數據管理、內部查證及第三方查證時常會遇到困境,我們就來分享在輔導過程中的一些實戰經驗與應對之道。
一、 起步的迷霧:中小企業溫室氣體盤查的挑戰與解方
對許多中小企業而言,溫室氣體盤查如同一個全新的領域,往往不知從何下手,常出現的挑戰有:
專業知識與人力匱乏: 企業內部通常缺乏具備溫室氣體盤查專業知識(如 ISO 14064-1 標準、GHG Protocol、排放係數應用等)的人才,也難以抽調專職人力負責。
邊界界定與排放源鑑別困難: 如何正確設定組織邊界與營運邊界?哪些是直接排放、間接排放甚至是其他間接排放?這對初次接觸的企業是一大難題。
數據收集不易與品質參差: 活動數據可能散落在不同部門,缺乏系統化記錄,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也難以保證。
成本考量與資源限制: 聘請外部顧問、導入盤查工具、人員培訓等都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對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而言是不小的負擔。
對應的建議與解方:
尋求專業引路人: 正如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起步階段,尋求像我們團隊這樣的專業顧問公司協助,可以快速建立正確的盤查觀念與方法,避免走冤枉路。顧問能協助企業釐清邊界、鑑別排放源,並建立初步的數據收集清冊。
善用政府資源與補助: 政府及地方單位為鼓勵企業減碳,常會推出相關的輔導計畫或補助方案。我們會協助企業留意並申請合適的資源,降低初期投入成本。
由簡入繁,分階段實施: 首次盤查可先聚焦於範疇一與範疇二的排放量,這部分數據相對容易取得且佔比較高。待盤查流程熟悉後,再逐步擴展至較複雜的範疇三。
內部培力與知識轉移: 我們在輔導過程中,非常重視對企業內部人員的培訓,目標是讓企業在輔導案結束後,仍有能力自主更新盤查數據。
數位工具輔助: 即使是中小企業,也可以利用試算表建立基本的數據收集與計算模型。初期不一定需要昂貴的軟體,關鍵是建立制度。
二、 數據的價值:碳數據管理的挑戰與解方
溫室氣體盤查的核心在於數據,有效的碳數據管理是持續改進的基石,常出現的挑戰有:
數據零散,缺乏整合: 能源帳單、採購記錄、生產報表等數據分散,缺乏統一的管理平台,導致數據查找、追溯困難。
缺乏標準化流程: 數據收集、登錄、計算的方法不一致,容易造成誤差累積,影響盤查結果的可信度。
數據品質難以確保: 如何驗證數據的準確性、一致性與完整性?如何建立數據的內部檢核機制?
數據的持續追蹤與更新: 盤查並非一次性工作,需要定期更新。若無良好管理機制,後續更新將耗費大量精力。
相應的建議與解方有:
建立中央化的「碳帳本」: 我們會協助企業規劃一個適合其規模的碳數據管理系統,初期可能是一個結構清晰的共享試算表,明確各項數據的負責人、收集頻率、來源證明等。
制定標準作業程序: 針對各類活動數據的收集、記錄、計算和存檔,建立標準化的作業流程,確保數據處理的一致性。
導入數據品質管制措施: 設定數據檢核點,例如異常值警示、前後期數據比對、與財務數據交叉驗證等,提升數據品質。
定期審視與動態調整: 鼓勵企業將碳數據管理納入常規運營,定期檢視數據收集情況,並根據營運變化調整盤查清冊。
三、 自我檢視的關卡:內部查證的挑戰與解方
在進行第三方查證前,完善的內部查證是提升盤查報告品質、降低外部查證風險的關鍵步驟,常出現的挑戰有:
缺乏獨立性與客觀性: 「自己人查自己人」容易有盲點,或因人情壓力而未能確實指出問題。
查證能力不足: 內部人員可能不完全理解查證的標準與技巧,導致查證深度不夠,流於形式。
查證資源投入意願低: 部分企業可能認為內部查證是額外負擔,未給予足夠重視與資源。
相應的建議與解方:
建立內部查證小組並賦予職權: 指定不同於盤查數據編制部門的人員(若企業規模允許)或具備基本盤查知識的儲備人員組成查證小組,並給予其獨立查證的職權。
提供內部查證培訓: 我們可以提供針對性的內部查證培訓,使其了解查證的重點、方法(如文件審查、數據抽樣、現場訪談等)及如何記錄查證發現。
制定內部查證計畫與查檢表: 依據 ISO 14064-1 的要求及企業自身盤查報告書的內容,設計查證計畫與詳細的查檢表,確保查證的系統性與完整性。
鼓勵交叉查證: 如果企業內部有多個廠區或部門,可以考慮進行交叉查證,增加客觀性。
將內部查證視為學習與改進的機會: 強調內部查證的目的不是究責,而是找出潛在問題並加以改進,為後續的第三方查證做好準備。
四、 公信力的試金石:第三方查證的挑戰與解方
第三方查證是確保溫室氣體盤查報告具備公信力與符合外界(如供應鏈客戶、投資人、主管機關)要求的必要環節,常出現的挑戰有:
查證費用高昂: 對中小企業而言,第三方查證機構的收費可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選擇合適的查證機構: 市場上查證機構眾多,如何選擇具備相應產業經驗、認可資格且服務品質良好的機構?
查證過程耗時費力: 準備查證所需文件、數據,配合現場查證作業,以及後續針對不符合事項的改善,都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
應對查證發現與不符合事項: 若查證過程中被開立不符合事項,企業需在限期內提出有效的矯正措施。
相應的建議與解方:
將查證費用納入年度預算: 提前規劃,將查證視為提升企業競爭力與符合法規的必要投資。
審慎評估與選擇查證機構: 我們可以基於企業的產業特性、盤查範疇及報告用途,協助企業評估不同查證機構的專業度、口碑與報價,做出合適選擇。
充分準備,提高查證效率: 完善的內部查證是順利通過第三方查證的基礎。我們會協助企業在正式查證前,再次檢視所有文件與數據的完整性與正確性,模擬查證情境,減少現場查證時的意外。
積極應對查證發現: 將查證機構提出的觀察項或不符合事項視為改進的契機。我們會協助企業分析問題根源,制定有效的矯正及預防措施,並確保改善行動落實。
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 與值得信賴的查證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有助於查證流程的順暢與效率提升。
化挑戰為轉型契機
中小企業在推動溫室氣體盤查與管理的過程中,無疑會面臨上述種種挑戰。然而,這不僅是符合法規與供應鏈要求的被動應對,更是企業檢視自身營運效率、發掘節能減碳潛力、提升綠色競爭力、邁向永續經營的主動契機。
在我們團隊的經驗中,許多中小企業在完成首次盤查後,不僅對自身的碳排放狀況有了清晰的圖像,更從中找到了降低營運成本、優化能源使用的具體方向。這是一個學習和成長的過程,起步或許困難,但只要方向正確,方法得宜,並善用外部專業資源,每一家中小企業都能在淨零轉型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我們樂於成為各位企業夥伴在碳管理與ESG道路上的領航員與同路人,共同為更綠色的未來努力。